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助力秦巴山区旺苍县鹿渡村脱贫攻坚

    信息发布者:康宗孝
    2017-07-22 17:14:02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转载

          “以前在外面打工,一年收入也就一万多元,今年在家门口就能收入4万元左右。”四川省旺苍县高阳镇鹿渡村村民康成才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鹿渡村位于秦巴山区腹地。秦巴山区又是我国最大的连片特困地区,横跨陕西、河南、湖北、重庆、四川、甘肃六省市80个县(市、区),内部差异大、贫困因素复杂,是国家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中涉及省份最多的片区。长期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各研究领域多名专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技术扶贫工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

          面对农业发展新形势、新问题和新变化,为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该校于2016年成立了六次产业研究院,聘请科技部原副部长张来武教授担任院长,并于当年联合57家秦巴山区科技特派员创办企业发起成立了“秦巴山区科技特派员扶贫创业联盟”,以新的模式继续为秦巴山区脱贫攻坚贡献西农力量。

         产业扶贫是根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学校在秦巴山区扶贫工作主要以专家点对点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帮扶为主,缺乏网络化、系统性平台。为了让科技力量更好服务区域产业及扶贫攻坚,保证脱贫后不再返贫,学校结合国家科技特派员制度和国家食品安全创新工程,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机制,打响了六次产业理论指导下的秦巴山区产业扶贫攻坚战。

          “以前由于不懂技术和管理,家里的茶园基本上没收成。其他土地除了两亩用来种粮食,基本上都闲置着。公司搞茶叶基地后,不仅把闲置的土地资源利用了起来,还按照标准化流程教我们种茶,并统一收购,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这样的扶贫方式我们农民喜欢。”在自家茶园里,康成才一边修剪茶树,一边给记者介绍。

          帮扶康成才脱贫的是四川米仓山茶叶集团公司。康成才告诉记者,公司在他们村搞茶叶基地,他把8亩地通过土地流转给公司使用,每年能收入2000多元。农闲时就到基地打工,一年能收入6000多元。他自己还种了4亩茶园,头茬茶已经被公司收购,收入了一万多元,三茬茶下来预计能收入3万多元。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